案例分享

食品、矿物质和环氧树脂材料或固化剂均可出现环氧结晶现象。识别这种现象有助于确保我们在材料固化前对其进行了正确处理。

 

什么是环氧结晶现象?

● 结晶是产品的自然固体状态

● 环氧树脂胶料和固化剂均可发生结晶现象

● 主要发生于双组份环氧材料,但在单组份热固化环氧材料中也有可能发生

● 出现结晶并不意味着材料质量有缺陷

 

如何识别环氧结晶现象?

● 已结晶的材料会变得浑浊并可见自由浮动晶体和晶体块,或者呈现完全凝固状态

 

出现环氧结晶现象的原因

● 材料纯度高

● 接触湿气

● 材料粘度低

● 掺有杂质

● 暴露于极度低温(-40℃)

● 温度波动

 

如何逆转环氧结晶现象?

● 在50至60℃的温度下将已结晶的胶料加热1至2小时。容器大小会影响解晶所需的加热时间。

● 搅动胶料,包括容器侧边和底部的胶料,以此确保所有晶体都已融化,胶料能够均匀受热。

● 如仍有晶体存在,继续加热和重复搅拌过程,直至所有晶体全部化开。

 

尽管以上方法可有效逆转一些环氧材料的结晶现象,但不要将其运用于单组组份热固化材料中,因为单组组份热固化材料在受热后质量有可能受损。

 

Copyright © 2014-2016 Altas Resin Inc 版权所有